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深河」

深河
  - 遠藤周作
河流包容他們, 依舊流呀流地。人間之河, 人間深河的悲哀, 我也在其中。
這是我看的第一本遠藤周作的書, 有點難以表達對這本書的感受。

「人山人海的停車場」

人山人海的停車場
    -- 日本夢想推手 福島正伸
我為何而工作?
我想要做什麼?
我是為何而生?

改變生活態度與想法即可。

沒有無聊的工作, 只有讓工作變得無聊的想法。
沒有無意義的工作, 只有讓工作失去意義的想法。

福島先生以三個故事來探討工作百態, 希冀改變人的職場人生。

一般的上班族或公務員, 工作與睡眠時間很有可能是用去了一天之中大部份的時間。如果工作內容沒有興趣, 或者是人事相處上不甚圓滿, 卻又迫於生計之無奈, 只好告訴自己必須屈己而從, 如此一天中大半時光可能都在不愉快中渡過, 或許也這麼日復一日了。

工作場合如同社會的縮影, 五花十色的人將五花十色的內心投射在工作裡。
工作, 只是讓我們獲取金錢、求得溫飽的管道而已嗎? 如果這麼想, 難免就會產生為了生活、金錢, 就得委屈自己繼續忍耐, 卻也不斷地累積壓力, 似乎找不到出路的感覺。
而自己, 似乎就被分割成兩個, 工作中的我, 與不在工作時的我。
工作中盼著下班、盼著主管不在、盼著領薪的日子; 下班後, 想要釋放著工作時的壓力怨氣, 打趣自己為了五斗米折腰。

靜下心來想想, 問題出在那呢?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琴鍵上的教養課」

琴鍵上的教養課
         --by 獅子老獅
「你是創作者, 你覺得好, 就是好; 你若覺得不好, 那就不好。我覺得好不好, 都無所謂。你, 對自己創作的觀點, 才是最重要的。」畢卡索這樣對她說。
老實說, 看完這本書, 我也蠻想學音樂的, 蠻想跟著獅子老師學。

一下子不知道如何描述這本書, 獅子老師有別於一些"優良老師", 不是那種全天候, 而是在每一次的上課之中, 溫燉出學生的成長。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網路巨變元年」

網路巨變元年 -- 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
邁向未來十年的三大潮流

  - 網際網路

  - 低價革命

  - 開放原始碼
作者是梅田望夫 うめだ もちお, 這本中文翻譯成書於 2007 年, 雖然已近兩年以前, 但是裡面對於網際網路發展的描繪, 我感覺還是蠻符合現在的狀況。

看著過往的歷史, 看著現在的流行, 再歸納出未來的趨勢走向;

因著不同公司發展的方向與服務, 而能推敲出公司的文化哲學, 進而將這文化與 Internet 的未來做結合式的預測。

這是梅田桑相當特別的專長, 因為我自己本身蠻缺乏這種跳脫式的思考, 以前前瞻的思維, 所以這一點我是很欣賞梅田。

對於我們這些身處網路世界的人, 或許未必能看得出發展至今的來龍去脈, 也未必能看得出將來的走向, 梅田桑這本書確實提供了很不錯的討論。

以下, 可能摻雜了個人的想法, 不過, 就是一些記錄而已。
(1) 鴻溝?
(2) 資料分散? 還是集中?
(3) portal site -> blog -> social network (facebook, plurk) -> ...
(4) 搜尋引擎
(5) 免費服務怎麼賺錢?
(6) 學生的教育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最後理論」

最後理論  Final Theory
                  -- Einstein's last Secret, Mankind's Only Hope.
讓每個人都受尊重, 沒有人成為偶像。
原來作者是天體物理學家, 難怪描述起古典物理與近代物理, 那麼樣地自然。

這是一本科幻小說, 直接進入主題的方式, 讓不太習慣起頭就多邊發展的我, 閱讀起來很容易想要一次看完。

雖然, 我對量子物理了解有限, 但整體的情節、舖排、漸進推理, 仍是饒富趣味。

到底是誰主謀呢? 數個高深的教授被害, 圖的又是什麼呢?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這本書是一位媽媽記錄多年來因際生活在不同國度之中, 接受著不同的教育體制與觀念下, 兩個小朋友的教育與成長過程。

這有別於本土(現在流行的詞)所謂教育體制以及氛圍下的家庭, 對於孩子的教養互動, 卻真的明白了原來孩子是一面鏡子, 也是帶領她省思與回歸的前導。
傳統上, 學生的成績總是被標示成「他」和「別人」學習表現的比較; 但我們認為「成績」應該是用來標示一個孩子的「獨立程度」、「個別成長」、「工作品質」, 以及他「一貫的表現」和「整個年級程度」的關係。
這本書當然不是為了針砭當前體制而來, 而是一個媽媽單純地記下小孩子的成長、以及自己內心的欣慰與矛盾。
也因如此,  這本書讀起來相當地流暢, 不會挑起讀者對於現行主流教育思維的批判與質疑, 卻由內心昇起對作者的認同, 與佩服兩個小朋友挑戰不同環境的勇氣。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課堂外的課」

課堂外的課
  -- 哈佛教授啟迪學生的心靈盛宴
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

與柏拉圖為友, 與亞里斯多德為友, 更要與真理為友。
- 哈佛校訓 -
這本書裡有"無數"個小故事, 與格言, 跟我一開始想像的不太一樣。
原本是以為講述哈佛學校裡, 課堂、教本以外的教育, 結果, 有點像是 tag + story + saying.

不過, 別以為這本書就不值一提了, 為了增加篇數, 其實有些故事還是相當地有意思的。

裡面有篇談到寛容:
南非, 在近27年監禁生活後, 獲釋當天, 曼德拉:

「當我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 我已經清楚, 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 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曼德拉解釋, 自己年輕時性子很急, 脾氣暴躁, 正是獄中生活使他學會了控制情緒; 感恩與寛容, 常常源自痛苦與磨難, 必須藉由極強的毅力來訓練。

27年的歲月! 是如何地滴水穿石啊!
真難想像, 沒有報復的仇恨, 也沒有不公的怨尤。
寬容是文明唯一的考驗。
對於一受到刺激、便想要拔劍而起的我, 這真是一個前人典範。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爬野樹的人」

野樹, 指的是不曾被探斟過的樹。

這本書寫的是一群喜歡上高聳野樹的人, 野樹將他們的因緣繫在一起, 吸引他們上了樹冠層, 也不知不覺地引導了他們的人生。
「我想我找已經找到實現夢想的訣竅。」
「訣竅是什麼?」
「就是不要停下來, 不要停, 永遠不停。要是有人告訴你說某件事是不可能做到的, 你就先去做這件事, 證明這事『確實』可能做到, 而且要繼續做下去。」
古老的紅杉長得筆直高大, 而在直直的樹幹之上, 才長出分枝出來。
而"樹冠層"是森林中的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生態系, 而這裡少有人研究, 書中的主角們就是被這樹冠層所吸引。

網路上找到一些圖片, 當一群紅杉生長在一起, 高空交錯的枝幹, 就形成了樹冠層。

(照片出自網易探索頻道)


(照片與文章連結引用自 PHOTOS.COM & 大紀元時報)

這些紅杉, 有別於一般常見的"神木", 它們相當地高聳! 而歲月的計數, 是相同的經歷。

最重要的, 它們沒有遭受砍伐, 才留存至今。砍伐, 取走了大部份面積的樹林, 只為了少部份人的需要。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Joan 之九五峰首爬

記9月15日, 帶著 Joan 去爬九五峰。

9月15日是星期二, 開學第三週, 難道國小三年級今天不用上學嗎? 那為何可以去爬山呢?

原因其實很流行, 因為 Joan 班上有好幾個人發燒了, 級任老師毅然決然地上呈校長, 召開會議, 經由發燒學生的家長列席... 等等, 聽起來很慎重的過程, 很慎重地決定了停課這個制敵機先的策略。

停課的時間多久呢? 就是目前最熱門的數字: 325。
由前一個週六開始, 包含假日 5 天。假日以外的上學日, 如果去了安親班可能會造成安親班及安親班家長的耽心, 所以囉! 我們也就向公司請個假, 當成是隔離囉!

Joan 妹妹平常不輕易爬山, 這次為何這麼爽快地要去呢?
原因多幾個, 一則是哥哥到四年級才上去九五峰, 如果她三年級就爬上頂, 那就比哥哥早了。
二則, 姊姊還不曾去過, 她可以比大一分鐘出生的姊姊早去。
其實, Joan 有大量, 以上的原因都不 care, 最重要的原因是..., 先賣個關子好了。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再遊二子坪

補記 9月12日下午到陽明山上的二子坪一遊。

我們是下午才開車出發, 到了陽明山腳下, 突然發現下午出發有幾個好處, 一則可以避開上午的人潮與車潮, 二則下午三點之後, 仰德大道就不會管制了。

這張是在二子坪拍的, 原本的目的地其實是後面那座面天山的, 但是由於時間晚了, 天很快就黑了, 所以只好作罷。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